
在糖尿病衛教過程中,很常聽到病友說:「水果很甜,會讓血糖太高,我都不敢吃……」或是「那個有加糖但是吃起來不會甜,應該不會影響血糖啦!」
真的是越甜的糖越容易升高血糖?
越不甜的糖比較不會影響血糖嗎?
醣類(碳水化合物),是提供人體細胞能量的主要來源,也能保護蛋白質,讓蛋白質可以用來構造身體器官組織與執行其他重要的生理功能,亦能防止酮酸中毒。
◆醣類可分為:
◇單醣類:葡萄糖、果糖、半乳糖。
◇雙醣類:麥芽糖、蔗糖、乳糖,由2個單醣鍵結而成。
麥芽糖=葡萄糖+葡萄糖
蔗糖=葡萄糖+果糖
乳糖=葡萄糖+半乳糖
◇寡醣類:棉籽糖、水蘇糖、果寡糖…等,含有3~10個單醣。
◇多醣類:澱粉、肝醣、纖維素,由多個葡萄糖聚合而成。
其中,單醣與雙醣又稱為簡單糖類,具有甜味,每1公克單醣和雙醣都提供4大卡熱量。
我們能感受到甜味,主要是糖等甜味劑接觸舌頭味蕾細胞上的受器taste receptor type 1 member 2 (T1R2)和taste receptor type 1 member 3 (T1R3),甜味物質與味覺受器之間形成分子間氫鍵,進而刺激神經訊息傳遞至大腦引起甜味感覺,不同的構形會影響分子間的距離,一旦構形改變,便會使甜度降低,甚至失去甜味。
舌頭上不同味覺的受器與神經分布位置也不同,以甜味來說,主要是舌頭前端對甜味的感受較為敏感。
然而,每個人對甜味的主觀感受各不相同,甜度也會受到許多因素影響:
◇糖的種類:一般甜度是以蔗糖作為100或1的基準去跟其他糖比較。
•六種簡單糖類的「相對甜度」由「高」到「低」為:
果糖→蔗糖→葡萄糖→半乳糖→麥芽糖→乳糖。
◇糖的濃度:同一種糖比較,濃度越高,感覺越甜。
◇溫度:在30℃左右,接近人體體溫時感覺最甜,溫度較冰冷或較溫熱時甜味感受會下降。
◇其他物質影響:糖+食鹽會使甜味更增強,糖+酸會使甜味減弱。
◇疾病影響:有研究指出,糖尿病患對甜味的感受降低,較不易感覺甜味。
那麼,越甜的糖,真的越容易升高血糖嗎?
對於血糖波動的影響可以參考「升糖指數(Glycemic index, GI)」,若是GI值越高,越容易讓血糖升高;GI值越低,越不會影響血糖。
•六種簡單糖類的「GI值」由「高」到「低」為:
麥芽糖→葡萄糖→蔗糖→乳糖→半乳糖→果糖。
從相對甜度可以看到果糖的甜度最高、最甜,但是果糖的GI值卻是最低、最不容易升高血糖的,而麥芽糖的甜度相對較低、吃起來較不甜,但卻是GI值最高的!所以不能再用吃起來甜不甜的感覺來判斷是否容易升高血糖喔!不論是哪一種糖,都要減少額外添加糖的使用,每天精製糖的攝取量應小於總熱量的10%,若能低於5%更好喔!
此外,許多糖尿病友覺得水果吃起來很甜,不敢吃水果,怕會造成血糖上升太多。由於水果含有果糖,吃起來甜度可能較高,但因為果糖的GI值較低加上水果中膳食纖維的影響,所以大部分的水果都是屬於中低GI的食物,只要控制好份量,香甜的水果也能安心享用哦!
References:
Krause’s Food & Nutrition Therapy 12th edition.
Am J Clin Nutr 2021;114:1625-1632.
Nutr Sci J, 2020, Vol. 44, No. 4, pp.101~111.
Nutrients 2019, 11, 1172.
Nutrients 2017, 9, 653.